传了大半个月的“特朗普访华”终于有了新动静——英媒说中方已递出邀请,美方却卡在“坐高铁去上海”这事儿上纠结。一边是美国法院刚判他关税越权、要退几百亿税款,一边是中国抛出的“高铁外交”;一边是他盟友猝死、国内制造业崩盘,一边是特斯拉苹果扎堆在华砸钱。这趟访华到底是求合作的“续命之旅”,还是摆姿态的“政治表演”? 最先放风的是英国《金融时报》,直言中方已经发出访华邀请,咱外交部的回应那叫一个高明,就一句“中美沟通渠道畅通”,多一个字都没有,既没承认也没否认,主动权稳稳抓在手里。 后来《南华早报》跟进爆料,说双方都谈到最后阶段了,时间大概率卡在11月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前后,细节说得有鼻子有眼,不像空穴来风。
特朗普最近的处境能用“屋漏偏逢连夜雨”形容,之前吹牛皮说能快速解决乌克兰危机,结果现在打得更凶;自己挥起的对华关税大棒,被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判了越权,还得退还几百亿美元关税,这巴掌扇得响亮。 更倒霉的是,最信任的政治盟友查理柯克意外身亡,国内制造业指数难看,企业全在骂高关税,偏偏特斯拉、苹果这些巨头反着来,在华加大投资不说,还回头游说政府缓和关系。
中国这时候发邀请,根本不是示弱,纯纯是自信的体现,近几年中国在国际上的动作,每一步都掷地有声。天津上合峰会办得顺风顺水,九三阅兵亮明了军事实力,中俄关系越来越铁,能源合作直接绕开美元结算,手里有硬牌,自然从容不迫。 中方不光请他去北京,还提议坐高铁去上海看看,这安排多巧妙,既让他亲身感受中国发展,也是种温和的外交表态。 美方却犯了难,一是怕被国内骂“对华示弱”,二是担心特朗普快80岁了,身体扛不住高铁行程。但听说特朗普本人倒挺感兴趣,时间可能改到10月底韩国APEC峰会前后,借着多边场合碰面,能少点政治风险。
台湾问题是绕不开的坎,也是访华的“入场券”,美国在台协会抛出“台湾地位未定”的谬论,还得到国务院认可,这完全违背《开罗宣言》《波茨坦公告》里“台湾必须归还中国”的明确规定。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连直接放了狠话,三个“停止”怼回去:“停止操弄涉台问题,停止以任何形式纵容支持‘台独’,停止干涉中国内政。”特朗普真想谈成事儿,这事儿必须给个明确说法。 特朗普心心念念的是贸易,说白了就是想让中国多买波音飞机和美国大豆,美国豆农眼看着要丰收,中国买家没动静,早急得跳脚了。
但中国也有自己的要求,得让美方停止科技打压,尤其是放宽芯片出口管制,生意得双赢,想只占便宜门都没有。 美国对华态度简直分裂到极致,白宫对访华邀请装哑巴,背地里却派了两路人马探路:中美两军在香山论坛搞高级别对话,民主党人亚当史密斯带的两党代表团9月下旬也要来,还特意排除了访问台湾的安排。 转头美军又在南海跟菲律宾、日本搞联合巡航,给菲律宾部署“堤丰”导弹系统,这种“一边求和一边挑事”的双轨策略,说白了就是战略焦虑,自己都没个准主意。 网友三个看法 特朗普急着来,根本不是为了贸易,中国和俄罗斯、沙特、伊朗做能源生意时绕开美元,直接动了美国的命根子。他表面上谈贸易逆差,实际是怕石油美元体系被撬开缺口,这才是中美博弈的深层核心。 美国在南海、台海咋咋呼呼,其实军力早跟不上了,同时应对俄乌、巴以两场冲突,军火库都快空了;刚服役的福特号航母电磁弹射老出故障,F-35的维护费贵得国会都喊疼,舰载机飞行员缺人,航母服役周期拉得过长,根本没实力真刀真枪挑衅。 中国这步棋下得太妙,选在美国中期选举前递邀请,特朗普来就得默认中国设定的议程,不来就得罪波音、通用、特斯拉这些金主。从稀土管制到新能源车关税反击,中国早不是被动接招,而是主动设定博弈节奏,这是长期战略的转变。 结语 中美每年七千多亿美元的贸易额,注定了“脱钩”不现实,全球气候变化、核扩散这些难题,没两国合作也解不了。特朗普现在犹豫,无非是想找个“体面”的台阶下,既怕被骂“软弱”,又不敢真放弃合作。 10月的APEC会议,说不定就是两国领导人碰面的关键节点,特朗普到底来不来?来了能跨过台湾红线吗?贸易和芯片的账能算清吗? 评论区聊聊你的判断,咱接着扒这盘大棋。
亿腾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