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是中国和瑞士建交75周年。回顾建交75年来,中瑞始终坚持平等相待、相互尊重、彼此成就。人们看到,两国地方层面的合作也正展现出蓬勃活力。
8月28日,一场以“可持续发展合作推动中瑞地方交往”为主题的“中瑞地方合作对话会”在上海举办。本次对话会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、瑞士中国协会共同主办,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承办。来自中瑞两国的政府代表、企业家、学者及民间机构人士与会,围绕绿色能源转型、人工智能赋能、智慧城市治理等话题分享意见,坦诚交流,为双边地方合作注入新活力。
绿色发展:跨越山海的共同追求
“中瑞两国虽然远隔千山万水,但友好交往源远流长。”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杨万明在致辞中指出。他表示,瑞士是最早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的国家之一,而中国也正将绿色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底色。
活动现场。
瑞士中国协会名誉主席瓦格纳也表示:“希望瑞士能够为推动富有成果且成功的合作做出贡献,不断深化两国友谊,增进相互理解,并共同维护世界和平。”
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靖在发言中指出,2025年既迎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十周年,又恰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二十周年。这一时代性的交汇,不仅凸显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远意义,更赋予本次中瑞对话会承前启后、共创未来的特殊历史内涵。
务实合作:连接未来的共赢之路
瑞士中国协会主席狄安以“桥梁”为喻,巧妙阐释了中瑞关系的发展。他感慨道:“瑞士以跨越深谷的桥梁而闻名,中国则建成了世界上最长、最具雄心的桥梁。无论是朴实还是雄伟,每一座桥都是愿景和信任的结晶。” 近年来,中瑞两国的地方政府、企业和民间机构深入展开交流,成为推动中瑞友好往来与务实合作的重要纽带。
在圆桌对话环节,不少企业家分享了在中国市场的实践经验和深刻洞察。其中,海外瑞侨委员会中国瑞侨代表侯德宁的动情分享引发了广泛共鸣。他说:"我在上海已经三十年了。上海就是我的家,是我的第二故乡。” 这句朴实的话语,生动诠释了中瑞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。
活动现场。
建交75年来,中瑞务实合作成果丰硕、地方合作亮点频出,两国成为不同社会制度、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大小国家合作的典范。与会嘉宾表示,相信未来中瑞两国将有机会携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“中瑞智慧”。
亿腾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